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9月29日,我校启动2024年第五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艺术设计学院、金融学院和统计与大数据学院2023级学生,分别前往荥阳、中牟、航空港区三个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此次活动以传承创新为主线,开发课程资源,设置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的劳动实践环节,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路径,旨在推动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劳动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中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活动筹备期间,学校联合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精心策划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内容涵盖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安全技能学习及传统家乡美食制作等,活动内容丰富,学生们热情高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开展前,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牢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农耕文化篇
在农事活动体验中,学生们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传统农具与现代农具的区别,亲身体验耕种、灌溉、除草、收割等环节。
我校23级数管本2班张洋洋同学感叹道:“通过学习农耕文化,我们回顾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手工劳作到机械化作业,再到今天的智能化管理,既体会到了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也深感科技进步的强大力量。”
农事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学子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了解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深切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传统手工艺篇
传统手工艺活动环节主要包括竹编工艺、魅力扎染、西瓜酱制作和采桑做茶等项目,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了解并亲身体验了竹编的工序流程和制作过程、扎染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原理、西瓜酱的历史及制作技艺和桑叶从揉捻到炒干的步骤,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23环境本1班贾尚琨同学感叹道:“我今天花了一个小时学习做团扇,看老师示范时觉得很简单,亲自动手操作才明白成品的不易,看似简单的技艺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练习与磨砺,以及对完美的不懈追求,这让我更加珍惜手中的作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金融学院23投资本2班张小莹同学说道:“我今天来到了帮德农耕劳动基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参观了西瓜酱制作厂房,见证了西瓜酱从发酵到成品的流程,体验了产品分装,实地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一道简单的美食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环节和细节,这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和伟大”。
一系列传统非遗手工艺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培养了他们耐心、细心的优秀品质,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安全技能篇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升其在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的能力,此次劳动教育中,教育基地为我校学生开展急救小课堂。指导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救护技巧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急救法进行详细讲解,并在现场利用模拟人开展实操演练,使学生们能更加直观地掌握急救要领。
金融学院23投资本1班慕佳凯同学表示,此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非常有意义,使自己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日后遇到身边人发生疾病或生命安全问题时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及时救助。
通过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小课堂活动,学生们接受了专业的急救知识指导,增强急救意识,丰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同时,亲身实操、巩固强化急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传统美食制作篇
美食制作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认真聆听了师傅们的讲解,观看了示范指导后,学生们身着围裙,手持厨具,积极动手实践。河南烩面、胡辣汤、叫花鸡、地锅鸡……美食纷纷出锅,令人食指大动。
我校23数管本2班孙浩然同学分享道,通过参与这次活动,自己对河南的传统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希望本土文化能够持续传承下去。
美食制作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体验了传统美食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通过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基地、充实与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加快完善实践活动流程,我校逐步搭建起更加广阔、多元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确保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实施。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入推进“五育并举”,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不断赋能。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音’你而美,‘育’见未来”——走进高雅艺术系列活动之《琴为何物·宋·水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