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的通知》教办科技〔2025〕206 号文件要求,学校现开展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的
鼓励教育数字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高校率先布局人工智 能应用试点,挖掘一批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为全省“人工智能+教育”探索能落地、可复制的先进经验范式。
二、征集方向
(1)AI 赋能教与学。人工智能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 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基于 AI 的课堂教学监测服务,开展智能学情分析,动态跟踪学生学习进 度与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 AI 情景式教学,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创设模拟仿真实验空间和实践环境,有效支撑教师实验实践教学。
(2)AI 赋能高效能治理。学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组织
结构和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校园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校园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线上办事流程和办理系统,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
(3)AI 赋能教育评价。利用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构建多元主体、人机协同的教育评价模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基于图像分析、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生学习成效智能分析与评价。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增值评价,重点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评价,以及身心健康监测、分析和预警。
(4)AI 赋能产教协同育人。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高校与人工智能行业模型研发和数据产品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企业向学校提供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和实践场景,增强师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专用模型建设及应用。由高校牵头研发的针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专用模型,包含自主构建多模态、高质量的语料库和科学精准的学科能力图谱,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学研究或教育治理等需求。
申报案例所用到的基座模型应为国产模型(含开源模型),生成的数据集所有权归属清晰,学校(区域)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案例要求实际运行至少半年以上,已形成一定的工作成效。
三、申报要求
(1)申报主体。各本科院校可推荐不超过 2 个案例。
(2)申报程序。申报主体填写《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申报表》(见附件 1),包含项目背景、技术方案、应用成效等内容,并提供演示视频(时长 5 分钟以内)、人工智能应用入口网址及用户账号等佐证材料,并于 8 月 25 日前登录系统提交材料。
附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申报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