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 思政课教师这样讲
日期:2021-08-29 09:20:06  发布人: 

疫情叠加灾情,一次抗疫救灾大考,一堂思政大课。郑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入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做好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怎样把抗疫救灾转化为教育契机?怎样在灾难中收获成长?今天,一起来看看思政课教师们怎么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洁辉

2020年,面对疫情,河南省教育系统开展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近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印发《关于深化“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六深”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此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载体。既体现了省高工委、省教育厅较高的政治站位,又展现出河南省教育系统的政治担当,这也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提供了教育教学的实践遵循。

我们知道,思政课教师承担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灵魂课程,思政课如何把“灾难变为教材”,如何让学生“与祖国共同成长”,是摆在每一位思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好:

一、在“四个讲好”上下功夫

一要讲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要讲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在危急关头彰显的强大效能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三要讲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在危难中团结友爱不惧险阻的抗洪抗疫精神。

四要讲好众志成城、勇于担当的青春接力,引导学生在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的同时,勇于担当,不负人民!

二、在集体备课上下功夫

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其实就是要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结合”,联系这场河南抗灾战”疫”,思政课教师要用心传道,用鲜活的案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与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爱与感恩教育”,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灾难当教材”,探索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关键。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创造性运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元素,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备课中做好两个方面:

一是守正创新备教材。思政课的“正”就是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性,我们在备抗洪战“疫”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使命,践履责任担当,立足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就是要深入挖掘抗洪战“疫”中的育人资源,把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鲜活案例转化为生动的教材。在“正”与“新”的相互协调中,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有情有义的精神力量。

二是针对学生备教材。每次大灾、“大考”之后,都必然是力量的汇集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思政教师扛起重任,厚植政治底蕴,在迎大战、应大考中,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好不好”、中国人民到底“行不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到底“美不美”等问题。用最通俗易通的方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在提升课堂亲和力和说服力的同时,让思政课堂更有趣味,更具品味。让学生在抗洪抗疫中感悟成长,用青春、行动、无畏、奉献书写答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陈康

多难兴邦,玉汝于成。2021年的暑期很不寻常,面对汛情和疫情的双重灾害,我们有焦虑与惶恐,但感受更多的是温暖与力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把握好救灾和抗疫期间丰厚的思政素材,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教育资源,做好做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思政课实际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有重大的责任。新的学期,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强调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指示精神,把抗击疫情、防汛救灾作为最厚重的思政大课和最鲜活的爱国教育题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努力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晓燕

汛情未过,疫情又来,在中原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灾难不过是考验。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才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选择。灾难是最深刻的课堂,危机是最鲜活的教材。没有一本教材,能让我们如此真切的感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家国情怀;没有一堂课,能让我们如此深刻地懂得国家和民族赋予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实践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把防汛抗疫当作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要把鲜活的思政大课播撒给广大学子,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树立爱国心、报国志,做新时代青年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真正与祖国一同成长!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周杨

今年暑假,河南遭遇了千年不遇的洪灾,当各地的洪水尚未完全褪去,新冠肺炎疫情又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把灾情和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和自身经历等融入课堂教学,与四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想特点,将开学第一课打造成一堂具备思政引领、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的高质量思政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何花

20217月下旬的持续特大暴雨迅速将郑州、新乡等河南局部地区置于灾难的中心:道路被洪水淹没、雨水倒灌家中、房屋倒塌、路面塌陷等危险无处不在,突如其来的残酷灾难让我们防不胜防,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

但我们看到,人民解放军在洪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紧急出动,消防武警公安干警、基层党政干部都冲锋在前……此刻,逆流而行的他们是我们的定心丸,这就是使命与担当!

我们看到,无数平凡普通的郑州人舍命救助素不相识的同胞,帮忙转发、扩散求救信息,整理各地救援电话,酒店、饭店、电影院为因暴雨滞留有家难归的群众提供免费茶水和休息的地方,企业为医院提供发电设备、为受灾群众捐献水粮。他们给危难中的同胞带去生的希望,给灾难中脆弱的心灵带去抚慰,无数平凡的微光汇聚成万丈光芒,这就是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紧张有序、源源不断涌向中原大地。此刻,郑州、河南牵动全国的心,14亿国人是我们河南胡辣汤的坚强后盾。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带给我们的中国温暖!

洪水早已退去,我们品尝了大自然的残酷,更看到了无数平凡而普通的中国脊梁,见证了众志成城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温暖。当前疫情防控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无数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依然冲在第一线,为我们构筑起最坚固的生命长城。同学们,此刻,我们除了说一句感谢、感恩,我想,成为中国脊梁中的一员才无愧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让我们携手前行,共赴明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李艳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抗洪救灾和战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危机化为思政课教育契机,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讲好思政课,使大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田晓磊

一场汛情疫情,一次考验,一堂教育大课。

以这场战役当教材,把这场战汛抗疫引进课堂,把汛情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讲好中国战汛抗疫故事,讲出战汛抗疫背后的真理味道,把党领导人民战汛抗疫的鲜活案例及时请进课堂,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一切都将过去,通过这次战汛抗疫,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有志青年,树立爱国心、报国志,让爱国成为破茧成蝶的不竭动力,让青春绽放光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霖鑫

7月下旬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遭遇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汛情未息,疫情反弹,这既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考验,也是对当代青年的考验。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灾难变成教材,充分挖掘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中的育人元素,切实上好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这堂思政大课,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进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培养青年学子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共成长。